江西古建|吉安市永丰县

东升常识网 865 2023-08-25 22:48:18

01恩江大桥

基本信息:省/自由行

年份:清朝

地址:吉安市永丰县

交通信息:自驾

永丰县被赣江支流恩江分为南北,所以穿越恩江一直是关系到当地居民生活的大事,恩江大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元代恩江中间有一片大陆,把恩江一分为二,北面是济川、河南为小江。元至正元年,永丰县财主王惠捐地400亩,首次在济川河上造舟作为浮桥,后人不断修缮,最终成为济川桥。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县令吴在小江修建了一座木桥,取名“郑萍桥”。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济川与小江合并。两年后,该县人民将郑萍木桥向北延伸了30多米,并与济川桥相连,成为一座折线桥。清咸丰三年(1853年),刘绍枢父子在双陵集资将郑萍木桥改为石桥,八年后建成并与济川石桥相连,两桥并取名“恩江桥”。从那以后,恩江大桥一直以这种独特的形象穿越恩江两岸。

现存桥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重修,以红砂岩拱起,23墩22孔,临水侧为引水尖,两端结合处桥面扩大,以全墩为引水尖,桥身以大块花岗岩铺砌。大桥全长354.8米,南面长172.9米,宽4.5米,北面长181.9米,宽5.6米。1949年后,由于石质侵蚀严重,政府于1956年冬拆除重建了五孔混凝土拱门,将石质栏杆改为钢筋混凝土护栏,并用水泥铺设桥面。恩江大桥西侧,新建恩江大桥。机动车不再在桥上行驶,但行人仍在行驶。

恩江大桥西北的双溪河上还有两座清代石桥。一座拱桥名为葛溪桥(出自双溪源头),一座平桥名为刘一桥(出自欧阳修的外号“刘一巨石”),两座桥都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02报恩寺塔

基本信息:省/自由行

年份:明

地址:吉安市永丰县

交通信息:自驾

报恩寺塔位于永丰县南部。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这座塔最初在顺治。这座寺庙建于唐朝,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该塔为九层砖塔,塔身覆以白灰,在绿树掩映下十分雅致。塔的平面是方形的,但第九层是圆形的,上面有三层金盘形状的锥形塔刹。

塔总高约30米,塔身分层明显,层间檐重叠,其中一两层檐较小,其他各层檐较大。塔身正面朝东,底层有门,二至七层有拱形假窗;其他三面,只有二楼和三楼设有拱形假窗。此外,塔上没有其他装饰,给人一种简单的古拙的感觉。

03龙岗钱表碑和西洋宫

基本信息:全国/免费参观,现位于欧阳修中学。

时间:北宋-清朝

地址:吉安市永丰县沙溪镇城南村

交通信息:自驾

西洋宫位于永丰县城以南50公里的沙溪镇南部。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它原是一座道观,名为西洋寺,后为避讳欧阳修夫而改名为西洋宫。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担任青州太守的欧阳修在青州刻下石碑,纪念父母。碑正面刻有“龙钢钳表”,背面刻有“欧阳氏纪表”。建成后运回老家,存放在夕阳关。碑体墨绿色,保存完好,字体端庄稳重。

龙岗前表亭上的碑亭建于北宋,后人多次重修。现存西洋宫,1960年新建,四周有围墙,南中轴线有三开间砖石牌坊,警备室有门。院内有三组建筑,均朝南。中轴线位于欧阳文忠祠堂内,是为祭祀郭公(欧阳关)和文忠(欧阳修)父子而建。建于南宋惜春十三年(1186年),后人多次修缮。建筑共进院落,有三间开间,硬山燕尾马头墙。祠堂东侧是龙岗前的表亭;西侧是龙岗书院,由一座三开间硬山的独立建筑和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儒家读书馆组成,两者之间空间较大。

04红军总司令部旧址

基本信息:全国/免费参观

年份:清朝-中华民国

地址:吉安市永丰县军埠镇劳伟村

交通信息:自驾

军埠红军旧址位于永丰县军埠乡劳伟村中心,距乡政府300米。吉安市区或永丰县都有大巴,车程2小时左右。

总指挥部旧址原为万寿宫,既是道观,也是村里的主要公共建筑。建于清中叶,屡废屡建。现存框架在民国时期重建。1930年12月29日,红军总指挥部进驻这里,当晚召开军级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发布进攻命令。第二天,龙岗反“围剿”第一仗在军埠小别岭打响,终于胜利了。

这座建筑朝南,有三个开间和一个院子。属于砖木混合结构,外墙代替木柱承重。前楼立面砖墙的小心房里有一个三开间牌楼形的砖雕,中间较高,与屋檐平齐。汉字“万寿宫”有门道,两侧较低,牌楼立柱不落地,呈立柱形式。两次,门都是开着的,高度比小心房略矮,上面有一个牌匾状的砖雕。内部分为两层,下层较低,2米多高,作为入口走廊;楼上较高,北面有一个宝霞,作为舞台使用。两侧双层回廊围出一个大天井,后楼三层楼高,既是祭拜的空间,也是观看表演的空间。

上一篇:新加坡牛车水的由来(新加坡牛车水的由来)
下一篇:广州旅游攻略路线(广州旅游最全攻略)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