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江湖2.5攻略 这就是江湖游戏攻略mud
0
2025-04-23
本篇文章给亲们谈谈少数民族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介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小聚居和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00多个民族乡。
2、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
3、地大物博:民族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1%;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4%;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52.5%。
4、多数位于边疆地区:在中国漫长的陆地边境线上,几乎都居住着少数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的特点分别有:
一、汉族
汉族,全称大汉民族。
原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民族服饰为汉服。
二、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是岭南的土著民族。 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壮族传统服饰为壮服。
三、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河北省北部最多,其次是辽宁省。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回族居第三位。前身为女真族,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黑水靺鞨”,辽-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清朝以后,“女真”称为“满洲”,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四、回族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
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圣纪节、登霄节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五、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还有其他51个民族同胞,在此不在一一列举。
扩展资料:
中国简介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央 *** 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民族 。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
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600万(2000年;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未包括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60万珞巴族人)。
分布特点
一、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二、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三、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56个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不是当地主要少数民族仅与汉族杂居,还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杂居.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维吾尔族和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其中.云南省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20多个民族.西藏自治区民族成份较少,但仍有汉、回、门巴、珞巴等族与藏族杂居.同样,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例如上海市虽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37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就全国而言,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或县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所以,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长、大、边、穷”。
“多”,是民族成份多和人口数量多,有55个少数民族,一亿多人口;
“长”,是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大”,是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大,占国土面积的64%;
“边”,是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和边疆;
“穷”,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中国人口众多,主要是汉族人口众多;中国地域广大,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广大。
相关资料
少数民族有四方面的特点:
一、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里草场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二、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汉族主要居住在内地和沿海各省市,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各省、自治区,但居住情况不象区划那样整齐划一,而是交错杂居。一方面汉族居民遍布全国,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聚居区。在许多民族自治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汉族人口在这些地方占有不小的比重。
三、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55个少数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少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禁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大都有自己民族的节日。
四、宗教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些民族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宗教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并深刻影响着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相信亲们都知道我国少数名字是有56个的,我国56个民族各自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依赖着自然与自然资源维持生存,繁衍后代,同时又改造着自然。下面分享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及相关资料。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1
一、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里草场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二、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汉族主要居住在内地和沿海各省市,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各省、自治区,但居住情况不象区划那样整齐划一,而是交错杂居。一方面汉族居民遍布全国,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聚居区。在许多民族自治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汉族人口在这些地方占有不小的比重。
三、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55个少数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少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禁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大都有自己民族的节日。
四、宗教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些民族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宗教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并深刻影响着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2
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多次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导致人口变动,现大多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使少数民族分布形成既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 *** 为制定和实施民族团结统一工作也为让各民族实现平等的权利,就开始下令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
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我国民族亲们庭的基本构成,确认56个民族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依据打下基础。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 ,在宪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3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4
我国少数民族饮食特点通过下面这几个民族来举例说明;
蒙古族
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肉、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
更具特色的菜肴是剥皮烤全羊、炉烤带皮整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人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
满族
满族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东北满族大多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饽饽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各种黏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而成的。含糖、油较重的“萨其马”是满族人喜食的'特色点心。冬天,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食用油以豆油、猪油和苏子油较多。
朝鲜族
朝鲜族常食用大米面制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等。常食“八珍菜”(用绿豆芽、黄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条、桔梗、蕨菜、蘑菇等制成)、“酱木儿”(用小白菜、秋白菜、大头菜、海带等制成的汤)、泡菜、辣椒。肉类以猪、牛、鸡和各种鱼类为主,普遍喜食狗肉。朝鲜族更具代表性的食品是“克依姆奇”,即朝鲜泡菜及冷面、打糕、狗肉汤等。
在有老年人的家庭里,进餐时一般要为老人单摆一桌。全家人进餐时,不许在长辈面前饮酒吸烟。朝鲜族人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之时,在菜肴和糕饼上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加以点缀。注重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饮食,如春天食用“参芪补身汤”,清明节必食明太鱼,伏天食用狗肉汤,冬天食用野味肉、野味汤和用牛里脊肉与各种海鲜制成的“神仙炉”。
维吾尔族
饮食主要有小麦、水稻、高粱、玉米、豆类、薯类等。其中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常食的主食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烤羊肉串、烤全羊等菜品颇具地方特色。用小麦粉或高粱粉等制作的各种形状、风格的馕是维吾尔族更具民族特色的食品。羊肉抓饭维语称“朴劳”(维吾尔族风味名吃,汉语名为“羊肉抓饭”),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葡萄干、清油等,因其营养丰富、色泽悦目、气味诱人,被俗称为“十全大补饭”。
藏族
藏族一般以糌粑为主食,食用时,要拌上浓茶,若再加上奶茶、酥油、“曲拉”(即奶渣,是打出酥油后的奶-子熬好后经晾干而成,若用酸奶或甜奶熬制则更香美)、糖等一起食用则更香甜可口,糌粑被称为藏族的“方便面”。四川一些地区的藏族还常食“足玛”(即蕨麻,俗称人参果)、“炸果子”以及用小麦、青稞去麸和牛肉、牛骨入锅熬成的粥。青海、甘肃的藏族也食烙薄饼和用沸水加面搅成的“搅团”,还喜食用酥油、红糖和奶渣做成的“推”。藏族喜饮奶、酥油茶及青稞酒。
藏族民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藏历年“洛萨节”(汉族新年)是最大的节日。届时,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酿青稞酒。
苗族
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糯米食,常将糯米做成糯米粑粑。常食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肉食多为猪、牛、狗、鸡等。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喜好酸辣,一些地区“无辣不成菜”。广西隆林、田林等地用骨头、辣椒、食盐、生姜、酒加工而成别具风味的“辣骨汤”,是当地苗民最喜爱的调味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蔬菜、鸡、鸭、鱼、肉都被腌成酸味食用。
壮族
大米、玉米是壮族的主食,肉食主要为猪、牛、羊、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壮族多自酿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壮族的节日与汉族有许多相同之处,以春节为重。除夕晚,宴席上一定要有一只大公鸡,壮族习俗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
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初二以后开始拜年,互赠糍粑、粽子、米花糖等食品。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妇女烧成的五彩糯米饭;以糯米、去壳绿豆及干酱腌过的猪肉为主料制成的壮粽,尤其是广西宁明壮族春节时以斗米做成的“大驼背粽”,都是壮族独具特色和风味的食品。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的民族,爱好歌舞、狩猎。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回族:主要聚居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民喜欢养马、骡、驴、骆驼,还经常贩运牛、羊、骡子、骆驼等。苗族: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等省区,苗族服饰式样繁多,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1、满族:主要分布在东三省,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的民族,爱好歌舞、狩猎。
2、蒙古族: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3、回族:主要聚居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民喜欢养马、骡、驴、骆驼,还经常贩运牛、羊、骡子、骆驼等。
4、苗族: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等省区,苗族服饰式样繁多,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5、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等地,藏族服饰保留较为完整,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
少数民族的特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介绍、少数民族的特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