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卡什维利(萨卡什维利为什么变成乌克兰人)

东升常识网 975 2023-03-11 12:07:39

百科常识网小编默默子发现最近萨卡什维利(萨卡什维利为什么变成乌克兰人)被热搜了很久,下面一起瞧瞧去。

本篇文章给亲们谈谈萨卡什维利,以及萨卡什维利为什么变成乌克兰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被称为“政治流浪者”的萨卡什维利,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格鲁吉亚政客,前任格鲁吉亚总统。出任总统前他是格鲁吉亚的法官。 生于1967年12月21日的第比利斯市,毕业于基辅大学国际法专业。他曾留学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师从西方“精神导师”吉恩-夏普。萨卡什维利1995年学成归国并当选为议员,2000年10月被任命为司法部长,2001年辞职,随后成立了统一民族运动党。2002年6月,他当选为首都第比利斯市议会议长。

2003年11月,格议会选举“舞弊”风波迫使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下台。反对党将萨卡什维利推举为新总统候选人。2004年1月4日,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任期5年。2007年11月8日,萨卡什维利为稳定政局,宣布在2008年1月5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2007年11月25日,他辞去总统职务,提前结束任期。

总统就职大典。

萨卡什维利在竞选纲领中表示,如再次当选,他将重点解决贫困和就业问题,并力争在任期内使格鲁吉亚成为北约成员国。萨卡什维利已婚,育有两子。他曾于2006年4月访问中国。据报道,萨卡什维利精通最少七种语言,包含英语、法语和俄语,他的妻子桑德拉·鲁洛夫斯为荷兰人。

 2015年5月30日,被任命为乌克兰敖德萨州新任州长。2018年1月12日,乌克兰国家边防局发言人斯洛博江宣布,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已于当天被遣送到波兰。2018年1月14日,据阿姆斯特丹方面消息,被乌克兰当局遣送出境的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14日抵达荷兰,并有意在此长居。

萨卡什维利是格鲁吉亚人,为什么他能到乌克兰当州长?

现在萨卡什维利是乌克兰公民,他之所以能到乌克兰当州长,是因为 *** 的压力让他无法继续在格鲁吉亚继续自己的 *** 。

现在萨卡什维利是乌克兰公民。萨卡什维利的大学在基辅大学,所以对乌克兰非常熟悉。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在美国做律师,所以对美国很熟悉。在他被任命为敖德萨总督的前一天,乌克兰总统已经归化了萨卡什维利。现在很明显他是乌克兰公民。

格鲁吉亚之前由谢瓦尔德纳泽领导。他常年与国际舞台上的所有领导人谈笑风生,水平很高。格鲁吉亚独立后,谢瓦尔德纳泽作为总统回到了祖国。他常年与世界上的所有领导人谈笑风生,水平很高。格鲁吉亚独立后,谢瓦尔德纳泽作为总统回到了祖国。直到2003年,乔治亚州爆发了一场色彩革命。萨卡什维利发动街头骚乱,迫使谢瓦尔德纳泽下台,并选举另一位总统。萨卡什维利在新一届大选中顺利上台,得票率为96%,与在政变中上台的埃及军事领导人塞西相似。

第二任期结束后,萨卡什维利想继续担任总统,但他的声望太低了。如果他和总理换了位置,他也就不可能继续存在了。因此萨卡什维利巧妙地修改了当时的法律,在总理任期届满后将总统权力交给他,使他名义上成为总理,实际上成为总统。真聪明。但萨卡什维利没有想到 *** 轻松拿下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被俄罗斯拿下了。结果,随后的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相继失败, *** 失去了。新当选的格鲁吉亚领导人立即开始调查萨卡什维利任期内的腐败问题,萨卡什维利没有办法,只能跑去乌克兰竞选乌克兰州长。

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为何会成为乌克兰敖德萨州长?

萨卡什维利出生于格鲁吉亚,在乌克兰的基辅大学上的大学,在乌克兰与乌克兰高层的关系非常亲密。乌克兰新 *** 组阁的时候招聘了好几个外国人,萨卡什维利就是其中之一,他先被任命为乌克兰国家改革委员会主任,没过多久,就做了敖德萨州州长。

萨卡什维利在格鲁吉亚的时候曾在2004年和2013年两次任格鲁吉亚总统,2013年任期结束后离开格鲁吉亚去了美国。

在任职总统期间,萨卡什维利奉行亲西方政策,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及现代化改革,还与俄罗斯爆发过短暂的战争。曾被指控 *** 、滥用职权,贪污了纳税人800多万拉里(约450万美元)。2014年格鲁吉亚最高检发出通缉令,一旦发现萨卡什维利入境,立即将其逮捕。

2015年,萨卡什维利取得乌克兰国籍,并受邀做敖德萨州州长,州长做了1年左右,他因为工资低(月薪大约260美元)辞去了州长职务,创办了“新力量运动党”。格鲁吉亚方面与乌克兰也积极沟通希望能引渡萨卡什维利,中间怎么沟通的不得而知,也许是给格鲁吉亚面子,为了一个萨卡什维利得罪盟友不值当的,反正后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宣布萨卡什维利向乌克兰移民局提供虚假信息,取消其乌克兰国籍。

萨卡什维利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不讨好。乌克兰回不去,格鲁吉亚方面也瞧不起他,自己国家总统坐不下去了,跑去人家那里做州长,州长也玩不转,不仅如此,更是遭到网友们的嘲讽,说是被美国利用完了就扔一边置之不理。

最近这哥们好像有重新获得了乌克兰国籍,终于有人愿意要自己了,老萨也不容易啊。

北极熊之怒 俄格五日战争

                                                                        北极熊之怒 俄格五日战争

2008年8月8日至12日发生的南奥塞梯战争令世界震惊。这场爆发在周末的闪电式战争由格鲁吉亚 *** 率先动手,目的是摧毁分离的南奥塞梯民兵武装,然而由于俄罗斯大军的介入,格鲁吉亚所取得的战果仅维持不到一天便灰飞烟灭,特别是自己苦心栽培的清一色美械王牌旅——第1机械化步兵旅近乎全军覆没,大批美式武器成为俄军的战利品。这无疑向世界证明,美国武装乃至美式训练并不意味着无敌于天下,俄罗斯武装力量依然拥有当年苏联红军势吞敌酋的强大实力与决心。

牛刀杀鸡 初战告捷 :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之所以敢于进攻得到俄维和部队保护的南奥塞梯,关键筹码是由美国一手包办的三个新式机械化步兵旅编练完成,尤其视为“近卫军”的第l旅齐装满员,而且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经历过战火的考验,旅长布尔卡纳泽早在去年12月就叫嚣光靠本旅实力就能快速拿下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请总统萨卡什维利到茨欣瓦利过元旦”。

随着军事实力的壮大,再加上美国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表态越来越坚定,萨卡什维利决心放手一搏。他明白,要想加入北约,就必须搬掉俄罗斯维和部队这块“绊脚石”,否则格鲁吉亚便不可能以一个“完整国家”身份加入北约。早在今年3月开始,格鲁吉亚总参谋部会同美国MPRI军事顾问公司制定了一项绝密行动,决心利用南奥塞梯边境冲突为掩护,采取闪电式的“恢复宪法秩序”行动,夺取南昌奥塞梯全境,进而迫使俄罗斯

8月7日,机会终于来了。当天深夜,由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三方人员组成的维和分队在格中央 *** 与南奥塞梯控制区交界的普里西遭到不明身份人员的伏击,令人惊奇的是,遇袭受伤的全是格方人员,而俄奥人员安然无恙,旋即第比利斯媒体群起攻击南奥塞梯武装人员制造摩擦。紧接着事态进一步扩大,格奥双方发生大规模炮击事件。深夜23时,萨卡什维利在国家电视台发表演讲,宣布全面反击南奥塞梯的“挑衅”,“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8日凌晨4时,全副美械装备的格军第1机械化步兵旅从哥里出发,由下辖的一个坦克营作为攻击先导,沿着科维莫一尼科吉公路直逼茨欣瓦利。为避免俄空军 *** ,旅长布尔卡纳泽在最后关头放弃了用直升机载运特种兵夺占浅近纵深要隘的打算,因为1973年“赎罪日战争”中以色列F-4E战斗机全歼满载埃及特种兵的直升机群的教训令他不敢越雷池一步。

部署在艾尔戈涅季和济奇的RM-70火箭炮群一刻不停地向茨欣瓦利投射弹药,炽热的火光和烟雾让朦胧的早晨更加难辨方向。在向茨欣瓦利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履带式车辆与轮式战车的行驶节奏不统一,略显陈旧的T-72B主战坦克常出现抛锚的情况,坐在“悍马”吉普车上指挥的布尔卡纳泽干脆命令:“谁要停下来,就把谁掀到路边去!”他很清楚,必须在俄国人反应过来之前,尽快打到茨欣瓦利城内,否则缺乏空中掩护的第1旅将死无葬身之地。在进攻发起的头三个小时里,由 *** R-60/70装甲车搭载的步兵和由24辆捷克造“达娜”轮式自行火炮组成的独立炮兵营更先进抵茨欣瓦利郊区。

8月8日中午左右,格军第1旅几乎占据了茨欣瓦利四分之三的市区,尤其是位于阿尔戈维奇大街上的南奥塞梯总统府也被占领了,南奥塞梯总统爱德华·科科伊特率民兵抵抗无效后,从下水道逃走。然而,茨欣瓦利的巷战并没有结束,南奥塞梯民兵中的俄籍哥萨克人非常骁勇,他们与格军展开逐屋争夺,其小分队形式的“RPG猎杀组”摧毁了多辆T一72B坦克。尽管如此,11时40分,布尔卡纳泽还是用超高频波段电台向第比利斯报捷:“圣乔治旗(格鲁吉亚国旗)已在茨欣瓦利升起!”

布下口袋 奇袭俄军

也就在同一时刻,俄罗斯的反击也开始了。当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谴责格鲁吉亚发动的“种族清洗战争”,宣布在南奥塞梯进行“强制和平”,很快驻车臣和北奥塞梯的俄罗斯第58集团军迅速反应,军长阿纳托利·赫鲁廖夫亲率第693摩步团及俄军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直属第22独立特种任务旅赶赴茨欣瓦利东北的贾瓦镇,以解救困在城内的南奥塞梯民兵。与此同时,俄空军第4航空集团军也出动90余架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对茨欣瓦利以南的公路和部队集结点进行轰炸,同时罕见地派出图-22M3战略轰炸机空袭了格军出发地哥里,一座储藏有大批弹药的军火库被引爆。面对俄空军的猛烈轰炸,格军冷静还击,共击落4架俄军飞机,其中包括一架图一22M战略轰炸/侦察机

面对城内尚未肃清,城外强敌将至的战局,布尔卡纳泽除了将原来呆在哥里的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全抽调到茨欣瓦利,还暗中将24门“达娜”自行火炮拉到市郊的1134高地,试图用近战火力封锁俄军由北面入城的咽喉要道。

8月10日早上,赫鲁廖夫得到俄第4航空集团军的保证,后者的机群已将茨欣瓦利城内的格军消耗大半,残存的格鲁吉亚人已没有多少重武器了。赫鲁廖夫深信不疑,他打算不等主力装甲部队赶到,便用手头这些部队穿越格军火力网。他先派出侦察兵和BRDM-2轮式侦察车前出,去试探格军火力点,结果格军没有暴露1134高地上的炮兵阵地,只是用零星火力骚扰。没把对手放在眼里的赫鲁廖夫下定决心,提前发起对茨欣瓦利的总攻。

10日上午10时20分,作为第一梯队的俄军第693摩步团第无不胜1摩步营开始行动,纵队中包括30辆BMP-2步兵战车、3辆 *** R-80轮式装甲车和2辆2S9自行迫榴炮,赫鲁廖夫就坐在其中一辆 *** R-80装甲车内,随行的还有几位来自莫斯科的记者。在进城的最初几千米,赫鲁廖夫感觉情况有点不对劲,因为格军没有打来一发重磅炮弹,一些轻武器火力点也几乎没形成什么威胁。稍后的5分钟内,俄格两军总算全面交火,但强度不高,赫鲁廖夫开始怀疑格军是不是在引诱自己继续钻进圈套,但他并没有命令部队停下来。

当车队开始鱼贯开过塔马拉舍尼大桥时,1134高地上的格军“达娜”炮群终于轰鸣了。在格军前置炮兵哨和美国提供的炮兵侦察雷达的指引下,“达娜”自行火炮的头一轮齐射便摧毁了俄军车队首尾几辆装甲车。紧接着,“达娜”自行火炮调整射角,瞄准俄军车队中央密集射击,结果赫鲁廖夫的座车被一颗炮弹造成的气浪掀翻,一些炮弹碎片也打进车里,赫鲁廖夫左脚踝关节被划伤。俄军不得不冒死突围,途中又遭到格军埋伏的坦克部队狙击,好不容易才撤回出发地。

孤军奋战 身陷绝境

俄罗斯军人的性格是“睚眦必报”,尤其遭敌暗算后更是如此。从莫斯科赶到前线的俄陆军司令弗拉基米尔·博尔德列夫大将在 *** 问候赫鲁廖夫后,保证“严惩(格鲁吉亚)侵略分子”。到10日夜,俄军在茨欣瓦利投入的兵力已超过9000人,外加100余辆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第943火箭炮团的“飓风”火箭炮封锁了长15千米、宽4千米的哥里一列宁戈尼走廊,使茨欣瓦利战区的5000多名格鲁吉亚官兵陷入绝境,“回家无门”。

当闻知王牌旅情况不妙,格总统萨卡什维利一面呼吁美国外交帮助,实现就地停火,一面紧急从其他方向上抽调援军,但为时已晚。8月10日,格鲁吉亚另一个分离实体——阿布哈兹主动开辟“第二战场”,阿武装在炮火掩护下攻击了科多里峡谷的格军,并帮助俄黑海舰队陆战队夺取了格重要港口波季。美国战略空军的C-17运输机将在伊拉克执勤的格军第304机步旅官兵运回国,但他们却没有多少重武器,第1旅存亡绝续,就看他们自己了!

到11日上午,茨欣瓦利的战况趋白热化。格鲁吉亚更具战斗力的第1旅已成瓮中之鳖,旅长布尔卡纳泽将残存部队分配到阿尔戈维奇大街上的南奥塞梯总统府和阿恰别季、1134高地、萨拉布季等三个防御支撑点,其中总统府军事价值虽不大,但政治影响却不小,格军只有继续占领,才能向外显示茨欣瓦利并未易手。格军士兵隐蔽在数百栋建筑物里,利用俄军调整部署的短暂时间紧急加固阵地,并到处埋设地雷,设置陷阱。

茨欣瓦利的地形对俄军进行军事行动非常有利。首先,茨欣瓦利北部和东部有山脉环绕,炮兵对山下的城市具有优良的射击视角。其次,众多的格鲁吉亚军人奉命保卫防御支撑点,而防御支撑点与市区人口稠密区有段距离,地形更加开阔,俄军可以集中轰炸总统府及三个防御支撑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茨欣瓦利居民的伤亡。

8月11日,俄军对茨欣瓦利的总攻正式展开。俄军从茨欣瓦利东区直插阿尔戈维奇大街,目标指向总统府。面对俄军的强大攻势,格军借助建筑物拼命防守,双方的激烈战斗造成了重大的间接损害,包括茨欣瓦利 *** 、总统府、技术学校等建筑被夷为平地。格军手中的重型武器,如1134高地上的“达娜”自行火炮和当作街垒的T-72B坦克,基本上在俄军的轮番空中打击和火箭炮轰击中被摧毁。所以真正能够威胁到俄军坦克的只有格军的英国造“劳”80火箭筒和“短号”E型反坦克导弹,当然数量最多的还是苏联时代的RPG-7(40毫米)、RPG-18(64毫米)火箭筒及少量AT-4“塞子”反坦克导弹,些反坦克武器的静破甲深度都达到400毫米以上,都可对俄军坦克的侧翼形成威胁。其反坦克小组通常有4~6人,每个人分工明确。通常两人负责发射,两人负责填弹。假如是六人小组,另外两个人一般装备SA-14便携式防空导弹,以对付俄军直升机的近接支援。格军的反坦克小组给俄军坦克的进攻制造了麻烦,由于城内道路狭窄,俄装甲车辆多次拥堵道路,使俄军装甲纵队的移动非常缓慢。由于指挥混乱,俄军甚至出现自相残杀的闹剧。11日下午14时左右,俄军两个打头阵的坦克纵队行进在两支平行公路上,误把对方当成敌人,相互之间开始炮击。

针对格军顽抗,俄军迅速改变战术,调整机械化部队队形。俄军先用架在BMD-l伞兵战车上的双管23毫米机关炮对格军可能活动的阵地进行高密度扫射。这些机关炮原本是用于防空作战,但经过战地改装,可以旋转至最大仰角,瞄准建筑物的高层进行火力压制,它能以2 000发/分钟的射速穿透大多数建筑物。机关炮扫射完毕后,俄军就使用BMP-l  )

战车上的AT-3反坦克导弹对敌实施精确打击,这种战术收到很好效果。

为应对这些武器,接受过美国顾问训练的格军往往选择近距离战斗,俄军则大量部署步兵近距离保护坦克,甚至专门成立突击队来对付格军的反坦克小组。一个小组通常有10人组成,包括一个狙击手,一个观察手组成的狙击小组和装备“什米尔”火箭筒的5人突击组。于是,茨欣瓦利街头经常出现格军企图袭击俄方坦克时反被俄军 *** 的场面。

进攻中,为防止格军射手进行有效瞄准,俄军的T-72坦克和BMP-2战车大量释放烟幕,但烟幕同样也遮盖了俄军前线指挥官的手势和手臂信号,并且干扰了坦克驾驶员的视线,因而降低了俄军坦克部队推进的速度和进攻的节奏。为了弥补缺陷,俄军使用迫击炮作为压制性火力。迫击炮因为发射角大,可以在高楼林立的地区使用,因而受到青睐。然而俄军步兵编制中使用的81毫米迫击炮通常无法穿透现代建筑物的屋顶,使它的效能大打 *** 。

至12日凌晨,在进行了艰苦的巷战后,格军第1机械化步兵旅受到重创,俄军控制了总统府和阿恰别季,但尚未拿下1134高地,俄军遂派出另一支攻击部队朝东北方向进攻,切断1134高地与萨拉布季的联系,但格军的殊死抵抗阻滞了他们的进攻。尽管攻击没有达到预定目的,但俄军显示了能对格军进行系统打击的决心和能力。此时格军第1机械化步兵旅的处境已经极其危急,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放下武器 净身而退

经过国际斡旋,在达到既定政治和军事目的后,8月12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结束在南奥塞梯进行的“强制和平”行动,并宣布“(格鲁吉亚)侵略者的武装力量已被瓦解”。当消息传到茨欣瓦利时,俄军前敌总指挥,第58集团军副司令库拉赫梅托夫少将向困在萨拉布季的格军第1旅旅长布尔卡纳泽发出战场通牒:要么放下武器,从俄奥军队开放的“生命通道”撤回第比利斯,要么等待被完全消灭。在权衡再三后,布尔卡纳泽最终选择了撤退。

当身穿美国海军陆战队作训服的格鲁吉亚军人灰头土脸地走出工事时,狂喜的俄军士兵和南奥塞梯人纷纷朝天鸣枪,有的劫后余生的茨欣瓦利居民试图抓住格鲁吉亚士兵进行殴打,但被俄军制止。据俄军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上将宣布,在茨欣瓦利争夺战中,号称精锐的格鲁吉亚第1步兵旅基本丧失战斗力,俄军共缴获65辆坦克,缴获数十辆装甲车,外加大量高射炮、自行火炮等,这几乎是格鲁吉亚重型装备的家底。事实上在俄军的打击下,格鲁吉亚军队已经完全失去了再对南奥塞梯发动进攻的能力。荣归故地的南奥塞梯总统爱德华·科科伊特表示:“茨欣瓦利的解放,标志着‘战争贩子’萨卡什维利政治生命的结束。

萨卡什维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萨卡什维利为什么变成乌克兰人、萨卡什维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3年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下一篇:萨克斯名曲(萨克斯名曲回家)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